本期繼續《漢字密碼》的第二個系列「談病說醫」,所要講的第76號漢字「胃」,還是承繼之前的排序。

談病說醫:76、胃

在中醫的臟腑學說裏面,有一個臟與腑之間如何配搭的關係存在。比如說,肝與膽、心與小腸、脾與胃相等等。一般而言,在這種稱之為表裡的關係中,「臟」是居於「里(內)」的主導地位;「腑」是處於「表(外)」的附屬地位。

中醫臟腑學說的表裡關係

但是,當我們進一步觀察的話,可以發現同樣是來自「肉」的部首,但大多數的「臟腑」的「肉」都是偏旁字(月字旁),只有兩個例外,那就是「腎」與「胃」——它們的「肉」都是堂堂正正擺在下面亮相。這裏面到底隱藏了一些什麼「密碼」呢?

無非說,這兩個器官特別重要,不要等閑視之才好。作為先天之本的「腎」,它的重要性在前面第73個字已經講過了;那「胃」呢?它實際上是「喧賓奪主」,讓「脾」成了「偏房」,而自己取而代之佔領了「正室」的位置。

「胃」字的上半截是個「田」字,《說文》指出是種稻「谷」的地方;而這「谷」字又讓我們聯想到又深又彎的山「谷」。不必作太多的解釋,你就可以想像到「田」之寬廣,「谷」之複雜。胃有「倉癝之官」之稱,也就是「糧倉管理員」。難怪它和稻「谷」的交往密切,和彎「谷」的形狀相似。

胃是倉癝之官

在實際的現實世界中,不管是醫生還是病人,都不把脾當一回事;而排隊等着看腸胃科醫生的病人卻比比皆是。這說明,脾調補後天不足的任務,實際上是落在「胃」的身上。一個人只要心放寬能睡,胃口好能吃,還有什麼正能量調升不起來?

這再一次表明,中醫的不少理論都是從心靈的角度跟人講「道理」的。未來的時代是中西醫真正可以結合的時代,因為人越來越清楚地看到,意識和物質之間的密切關係和互動,就越懂得如何從「中」的角度來認識問題。

中醫之道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