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說文》清楚明了地指出,「字」的意思是「乳」,就是像母親喂孩子的「奶」。有意思的是,「字」的部首來自「子」;而「子」的本義是指還在喫奶的「嬰兒」,從而兩者就天衣無縫地結合在一起了。
我們在俗語中,常用「沒有墨水」來比喻不識得幾個字、沒有文化的人。看來,從「字」是「乳」的角度來看,應該把「墨水」改用為「奶水」才更為恰當。而且,我們又進一步看到,那些生下孩子缺「奶水」的母親,實際上並不缺「水」,而是奶水之中「奶」的成分太低,滿足不了嬰兒的實際需要。
這也就提醒人們,不管你現在的文化程度如何,提高「乳」的數量和質量是必要的。否則,就算可能你也認識了不少的「字」,但因為其中的含「水」量太高,不但要喂的「嬰兒」吃不飽,自己也會辛苦得很。所以,提高「奶」汁的濃度不但是必須的,而且一定會有實際的益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