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我們已經在前面(沒看的看一下)對《漢字密碼1》做了啓蒙式的鋪墊,並對頭12個字的繁簡體進行了有理有據的解析。本次解析第13到第23個字。

13、矇/蒙

簡體字的「蒙」字,它的部首從「艹」(草)而來,它的下面是個「冢」字,意思是「高墳」,也就是與死人的墳墓連在一起。想一想,在一個「高墳」的上面,長滿了亂七八糟的野草,那是一幅什麽樣的淒涼圖畫?這就是「蒙」字要傳遞給人們的信息。

在《易經》裡面有一個卦叫「蒙卦」,就是特別針對著「蒙」的種種情形說的。它指出人們受蒙騙不是什麽難以理解的事。然而,落在「蒙」中的人必須虛心的接受啓蒙,才能走出雜草叢生的「墓地」。

蒙卦的卦辭是這樣說的:「亨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」它的意思就是說,在接受啓蒙這件事上,被蒙蔽者首先必須有一種接受教育和改變的願望,這樣接下去才有路可走。

接著,卦辭又說,「初筮告,再三瀆,瀆則不告。」它的意思是說,若已經把道理跟你講清楚了,但如果人還是一直不信,告訴你再多也沒用。這正是今天許多的人,在接受啓蒙時的生動寫照。

明白了「蒙」的含義,再看繁體字的「矇」很快就會懂:它的部首是來自「目」,不要以爲有了「目」就不會被「蒙」了,它是告訴人如果你的心被蒙住、蒙死了,哪怕是眼睛睜得大大的,也只不過是個瞎子。

所以,把「蒙」卦多看幾次,把「朦」在眼睛上的灰塵多吹幾下,人就會從「夢」中「猛」醒過來了。

14、懐/怀

這兩個字的部首相同都是「忄」(心),《說文》指出「懐」的意思是「思念」,當然離不開「心」的功能了。

「懐」中的右邊是「褱」字,它的字義和發音都與「懐」相同;但簡體字的「怀」,其右邊是個「不」字,其意思與「褱」的含義相比,相差可就大了。「不」的部首來自「一」,它是漢典中排第一的部首,凡是出自這個部首的字都各具特色,所以你一點也不要小看這個「不」字。

在古文中,「不」字等同「否」字,它們的字義相同,都帶有「不然,不如此」的意思。然而,「否」的部首是出自「口」,與「不」字的部首出自「一」還不一樣。那麽,到此爲止,我們怎麽樣把「不」和「怀」的意思調和在一塊呢?

人的心怎麽想,口裏就會說出什麽樣的話。由此而來我們就明白,一個人所「懷」的心思意念,和口裏說出來的話必須一致才合情合理。「不然,不如此」的話(這時「不」就被派上用場了),後事可就「坏」了(「懷」和簡體的「坏」是同音字)。

15、傑/杰

繁體字的「傑」字的部首是「人」,在其右邊的同音字「桀」的意思是「凶暴」。中國夏朝的末代君主桀紂,就是個衆所周知的暴君。「桀」在古時與「揭」同字,所以我們看到有不少的英雄豪傑揭幹而起,竭力反對和推翻這種殘暴的獨裁政權。這些人都可以算是傑出的人,也就是跟這個「傑」字連在一起的人。

簡體字的「杰」字,它的部首出自「木」,下面四畫的「灬」在古時與「火」同字,而且還是指「烈火」。這使我們油然地看到了一幅圖畫:人被綁在木樁上,底下是熊熊燃燒的烈火,這豈不是爲著崇高的理想和目標而獻身的烈士的光輝寫照嗎?不管是男是女,哪一個不是赴湯蹈火、視死如歸的「杰」出人物?

看看,「傑」和「杰」這兩個字,就是如此天衣無縫地貼合在一起。這也是在提醒我們,人類在進入電腦數位化的時代,應該改變固執的二元對立的觀念,擴大自己的視野,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前方要走的路。

16、進/进

繁體字的「進」和簡體字的「进」,它們的部首一樣都是「辶」,跟走路有關,兩者在這一點上沒有什麽分歧之處。

它們的差別在於,「進」的裡面是個「隹」字,它是短尾鳥的總稱;而「进」的裡面是個「井」字。那麽,又該怎麽樣解讀這兩個字的差別呢?

原來,古時「隹」與「惟」同字,從部首「心」而出的「惟」字,是個助詞,用於句首,表示開始。如此一來,我們就可以悟解到,「進」要告訴我們的是,就像走路一樣,凡事都有個起頭,而一開始的時候就必須用「心」,否則事情辦不好,路也很難走到底。

而「进」裏面的「井」,在古文裏其外形是井口,中間有一點表示井中有水。在《易經》中有一個卦叫「井」卦,就是描述「井」如何以無私的心態,去幫助和滿足人的需要。

不難想到,長途跋涉走路的人最需要的就是水,一個口乾舌燥的人若能喝上一口甘甜的井水,那是什麽滋味?

所以,「進」就是要告訴你,走在人生這條漫長的道路上,時刻不要忘記路上有口「井」。當你乾渴得到一口水時,要心懷感恩之心;當別人需要一口水時,你要慷慨地把之給出去。那麽,不管這路有多長、多難,都無法抵擋有「心」人前進的步伐。

17、豐/丰

繁體字的「豐」的部首出自「豆」,它是古代用來裝盛食物的器皿,特別是涉及到與祭拜神明有關的事務。「豐」是指豆子飽滿,可以引伸到萬物的豐盛,當它和神明連在一起的時候,無形之中自然就和老天爺的祝福也連在一起了。

簡體字的「丰」字的部首出自「上下通」的「豎」(丨),一般來說,凡出現在這個部首的字系中的字,都帶有其特別的含義。這個「丰」字也不例外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「丨」所屬的字系中,有一個与「丰」十分相似的字叫「丯」,它是指野草,其發音爲jiè,與「絕」字近音。

你可以看到「丯」與「丰」的差別,在於「豐」裏面的三個「一」(我們通常叫「一橫」,「漢典大全」中稱之爲「一」)是直的;而「丯」的三個「一」卻是斜的,從而就引出了飽滿的豆子必「丰」,歪斜的野草必「絕」的不同結局。

在《易經》中,第55卦叫「豐卦」,是《易經》裏唯一帶天地數的卦,可見「豐」的角色不是其它字可以代替的。

18、義/义

繁体字的義的部首来自八繁體字的「義」的部首來自「八」,意思是「分別」,用來形容一個正直的義人的威嚴儀容。它之所以用「八」作部首,就是爲了強調如此的義人是與世人有別的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這一個「義」字,實際上它的部首也可以來自「羊」。通常在一般的字、詞典之中,你要從「羊」的部首進去才能查到「義」字。「漢典大全」所提供的部首「八」,可以讓我們進一步深刻地認識「八」和「羊」之間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。

羊八井

只要主义真還有簡體的「义」字,它的部首是來自一「點」(丶),代表「主人」的「主」。由此,我們才明白原來「义」人之所以能成爲义人,是因爲有一位「主」住在其中。任何一位想和正義、公義、公平掛鉤的人,都可以也應該從這一對「義/义」字得到啓示。

義無反顧衝出迷霧

19、驚/惊

繁體字的「驚」的部首來自「馬」,在「馬」的上面是個「敬」字,雖然它和「驚」是同音字,但顯然含義並不一樣。

它指出即使你騎在馬上,無法控制的局面讓你左右爲難,也不要恐慌,一切都會被擺平的。因爲,一個敬畏天地,尊重別人的「騎士」,必定是一個良心正直、爲人謙卑、行事謹慎的人。哪怕發生了什麽意外的事故,老天爺都會幫他一把的,令之臨危不懼,冷靜理性地去解決一切的問題。

反之,簡體字的「惊」的部首來自「心」,右邊是個同音的「京」字。它的本義是指「人工築起的高土堆」。也就是說,人的心容易受驚,絕不是無緣無故的。它是與人平時好高騖遠、自高自大的性格連在一起的。一個平時趾高氣揚的人,一旦有事發生,必定喪魂落魄、驚慌失措,往往是第一個逃之夭夭的人。

20、慄/栗

簡體字的的「栗」字,它的部首是「木」,《說文》指出,「栗,木也」。這不能不引起了人的好奇心。凡樹都是「木」,爲什麽《說文》要特別強調栗乃是「木」,難道其它的木都不算數?可見這裡面必藏有「密碼」了。

如果我們觀察一下栗子的內外,不難發現它有外表堅韌,果肉甘甜、顔色健美的特點,這大概把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標準都集於一身了,難怪它可以成爲見「木」如見人的象徵。

再進一步看一下,「木」的上部是個「西」字,「西」原來與「棲」同字,帶有「鳥入巢息止」的含義。由此而來,我們就看到栗樹成爲鳥兒願意棲息之住處,不是沒有道理的。因爲它可以把安全感帶給在住在其中的棲息者。

明白了「栗」的內涵,再來看看繁體的「慄」,就很容易理解它的意思了。因爲「慄」的部首來自「心」,所以人能否在「栗」裡面得到安息,全看你的「心」的狀況如何:如果你的心是懼怕恐慌的,去哪裏都會動蕩不安;如果你的心是穩定平靜的,去哪裏都可以睡好覺。

我們說過,繁體字重在精神層面,無論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,它爲人所帶來的影響都是不可忽略的。「栗」和「慄」的出現,再一次爲我們顯明了此一點。

21、舘/馆

繁體的「舘」的部首是「舌」;簡體字的「馆」的部首是「食」。人要吃東西,必須從口而入;要講話,也離不開口中的舌頭。可見這兩個字把「口」的兩大功能都包進去了,實在妙不可言。

頗有意思且令人深思的是,這兩個字卻同時又跟「官」字連在一起。這似乎在提醒人們,正在做官的人,或正想做官的人,甚至於與「官」或多或少有些關系的人,都必須在「食」上加以注意,才能食得安心,吃出健康;

而管住自己的口舌頭,是比對付嘴巴來得更重要的事。「病從口來,禍從舌出」,怎麽樣智慧地去理解和運用這兩句話,就成了現代人必須面對的功課。

中醫有「心開竅於舌」的說法,提示我們並不是去學習或操練某一種說話的方法或技巧,而是讓舌頭的「主管」——「心」能真正掌權,進入思想意識和外在環境的合一,這才能達到「心想事成」的境界。

22、勝/胜

這兩個字的部首都來自「月」,也就是「肉」,意味著所謂的「勝」與否,實際上都與人的肉體,怎麽樣與人的自由意志互動有關。

《說文》對「勝」所下的定義是「勝,任也」。所謂的「任",是說你要擔負得起心身所必須承受的壓力。

「勝」中有個「卷」字,它的部首來自「厄」,它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在山邊的崖洞裏彎腰曲膝,這自然會十分辛苦。所以有一個「卷」的同音字叫「倦」,它一目了然地告訴你,無論把誰放在這種煎熬難忍的環境之中,只要是人,沒有一個不覺得疲倦難耐。

然而,這就是老天爺安排給「勝」者的環境,所謂「苦其心志、勞其筋骨、餓其體膚」,無非也就是指著這樣的經歷罷了。

而帶著「生」之部首的簡體字「胜」,這時就出來爲你打氣了。因爲《說文》指出,「生,進也,像草木生出土上」。如此一來,前面看到了盼望,也知道這是一個人生了以後,要成長、成熟、成「勝」的必經之路,那還有什麽可歎、可說的呢?

每一個人一生的經歷,無非就像一場跟自己打的仗,敵人就是自己的肉體情慾。你不必整天想到要如何把別人給「克」掉,只管不斷提升自己的「生」命之氣,一生的「任」務就算負責任地完成了。

23、廟/庙

繁體字的「廟」和簡體字的「庙」的字首都一樣,是象徵與建築物有關的「廣」字。它們之間的差別在於「廟」的裡面是個「朝」字;而「庙」的裡面是個「由」字。

「朝」的意思是指早晨;封建王朝的百官都是在早朝的時段拜見帝王的。同樣,宗教人士也強調清晨的時段是與神明交通、禱告的最佳時間。

而「由」則帶有起頭、緣由的意思,所以兩者實際上並不沖突。真正的宗教信仰都不是從外面的形式去追求的。寬廣雄偉的殿堂無非是茫茫宇宙的縮影,其最終之目的是要讓人類的生命狀況得以不斷進化、上升,直到進入超越時空、「廟」(妙)不可言的永恆境界。

點擊這裡繼續看對第24到第34個字的解析

發佈留言